首页 > 战史风云 > 古代战役 > 伊阙之战带来了哪些后续影响?有哪些与此战相关的轶事典故?

伊阙之战带来了哪些后续影响?有哪些与此战相关的轶事典故?

来源:趣史斋    阅读: 2.6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史称伊阙之战,这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率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震慑,且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白起乘胜挥师追击,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攻占伊阙,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魏、韩两国割地求和。战后,韩国精锐损失殆尽。秦国则以不可抗拒之势向东进击。

伊阙之战带来了哪些后续影响?有哪些与此战相关的轶事典故?

影响

伊阙之战后,韩、魏两国门户大开。从周赧王二十四年至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91年-前289年),秦国先后进攻并占领了韩国的宛(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叶(今河南省叶县南)、邓(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夺取了魏国的轵(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南)、河雍(今河南省孟州市西)、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市北)、皮氏(山西省河津市西)、河内郡大小城池61座。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战争评价

《战国策》:伊阙之战,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二军争便之利不同......以是之故能立功。

轶闻故事

犀武之死

传说,伊阙之战,魏军受到秦军突袭时,主帅公孙喜(又名犀武)见势不妙,立即派出信使通报韩军,调集他们前来增援。韩国将军竟然拒绝执行统帅的将令。理由是:“我们也遭到了猛攻,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力量前去增援?”

伊阙之战带来了哪些后续影响?有哪些与此战相关的轶事典故? 第2张

公孙喜只得带领身边的卫士,杀入敌阵。渐渐地,他身后的人马越来越少,身上的伤口越来越多,最终力不能支,被秦军俘虏,押至新城。

当了俘虏的公孙喜仰天长叹道:“先王待我那么好,我却丧师辱国。即便能活下来,哪里还有脸面回去?就算大王能免去我的死罪,我心里的愧疚,又如何能安!”

白起亲自劝降,碰了钉子。公孙喜说:“魏国有百万兵马,即便今天战败,还有几十万勇士。况且魏王聪颖智慧,有许多良臣大将辅佐,你们这样的平庸之辈,哪里是对手?无知的小子,竟敢劝我投降,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白起一怒而起,将公孙喜杀死。

将星传奇
古代战役
战史秘闻
抗日战争
军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