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 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是在故作高深吗

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是在故作高深吗

来源:趣史斋    阅读: 2.8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看一看。

诸葛亮作为一个为了汉室复兴而为刘备力挽狂澜的人,在他出山之前,虽然大名在外,但是刘备三顾茅庐,两次没有见着,最后一次还推辞,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对刘备说诸葛村夫何用得着低三下四去求着他出来做官?怕是徒有虚名不敢相见。还有人说这是诸葛亮出山前对刘备的考验、先要显示一下自己的能耐等各种看法,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是在故作高深吗

诸葛亮

一、诸葛亮出山前的生平

如果要了解一个人,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这个人的经历和家世等,也就和我们今天招人看简历一样。诸葛亮幼年时父亲诸葛珪就去世了,只能跟着两个姐姐和大哥诸葛瑾、弟弟诸葛均到叔叔诸葛玄家生活。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在西汉汉元帝时期是司隶校尉,所以诸葛氏在琅琊这个地方也算是名门望族,而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是琅琊泰山郡丞,叔叔诸葛玄与刘表有交情,家住刘表管辖的荆州襄阳,所以诸葛亮算得上是书香门第。

在刘备准备请诸葛亮出山时,诸葛亮的大姐是刘表手下谋士蒯良和蒯越这两兄弟的侄子蒯祺之妻,二姐是庞士元之子庞山民之妻,大哥诸葛瑾在东吴孙权手下当谋士。此时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在南阳种地为生。这些在三国演义原著都有原文可查,诸葛亮大致的经历就是这样,诸葛亮的经历和他出山与否有什么关系呢,请继续往下看。

二、诸葛亮是黄道思想的继承者

什么是黄道思想?简单的说就是道家思想。在徐庶把诸葛亮介绍给刘备时,他这样描述:诸葛亮字孔明,因其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所以自号为‘卧龙先生’;再看看与诸葛亮常来往朋友:司马徽,道号“水镜先生”,诸葛亮的密友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和徐庶四人衣着打扮也都是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的道士打扮,这些虽不能说明诸葛亮就是道士,但是诸葛亮的道号“卧龙先生”可是事实。

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是在故作高深吗 第2张

水镜先生司马徽

道号,指道士的尊号。一般的道号都是“某某子”或者“某某道人”、“某某山人”、“某某散人”、“某某先生”等居多。也有信众居士或后人给他上的尊号谥号。比如纯阳子、玄诚子、玄诚道人、凌霄子、凌霄道人、清净子、无为子、无为道人等,大多都带有本教派思想理念的色彩。

所以诸葛亮不仅是道士还是一个学得了道家思想精髓的道士,在后面诸葛亮借东风、五丈原续命等都可以看出来,诸葛亮有些“妖”气,其实这个和诸葛亮学道有关。

而诸葛亮所生长的地方襄阳及南阳相距不远,这一带曾经是东汉初年道教创立者张道陵的“正一教”活动比较活跃的范围,正一教(也称五斗米道)是汉代比较有名的道教,诸葛亮未出山前,张道陵的孙子张鲁继承其位:

张鲁是张道陵之孙,正一教第三代传人,张鲁194年割据于汉中。诸葛亮生于181年,194年诸葛亮也是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求学阶段,张鲁的汉中距离诸葛亮居住地并不远,而且还有张道陵之前的传教徒,所以诸葛亮是很容易学习到道家的知识。

三、刘备三顾茅庐的变化

刘备三顾茅庐有很多人可能忽略了每一次去找诸葛亮时,刘备的一些细节。在影视剧中很少有表现出来。

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是在故作高深吗 第3张

刘备

刘备第一次拜访诸葛亮

水镜先生虽然说了伏龙凤雏是人才,但是终究没有告诉刘备伏龙和凤雏到底是谁,徐庶告诉刘备诸葛亮住在襄阳城外二十里的隆中,说诸葛亮可比周朝的吕望和汉初张良,刘备还不太相信;后司马徽第二次见刘备,知道徐庶把诸葛亮的住处和生平都告诉了刘备,司马徽还责备徐庶:自己走就算了,还让诸葛亮出来劳累。

刘备不解其意,司马徽说:孔明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关羽不服: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是不是太过了?司马徽说:我觉得不仅可比管仲乐毅,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司马徽对诸葛亮如此高的评价,外加上司马徽推荐的徐庶,才略司小计就打败曹仁,刘备这下可是真的信了。

刘备第一次请诸葛亮

虽然刘备也不知道司马徽说的是不是真的,但是决定亲自去请刘备。刘备三兄弟骑着马到了诸葛亮住的茅屋,刘备下马敲门,对开门的童子说: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但童子却说“我记不得那么多名字”,刘备才说你只报“刘备来来访”即可。注意细节:刘备把自己的光环都说了一遍,什么皇叔和左将军之类的,有点小尴尬,而且没有见着人。

刘备第二次亲往拜见孔明距离第一次相隔数日之后,第二次去请诸葛亮可是正值深冬,风大雪大,张飞早就抱怨了:诸葛亮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叫来便了,他若不来,我就用绳子把她绑来。但是刘备还是亲往,这一次没有见到诸葛亮却见到了其弟诸葛均。

这两次拜访都不得见诸葛亮,刘备遇到崔州平,石广元和孟公威,还有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等,看见谁都觉得像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是在故作高深吗 第4张

诸葛亮好友崔州平

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

第三次去时已经到了初春时节,也就是说刘备从第一次去大约是在秋末初冬,第二次是在深冬。这一次刘备先请人算了一下吉日,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拜见孔明。

从这里看出,刘备为什么要斋戒三日了吧,前面说了诸葛亮是道家学派的,他有道士风范,需要斋戒的,无非就是去道观或者进佛庙。不过这一次刘备如愿以偿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和刘备有名的“隆中对”就此诞生,但是诸葛亮却拒绝了刘备邀请辅佐的请求:吾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于是刘备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孔明见其意甚诚,才说:“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

刘备算是达成了心愿,诸葛亮离开茅庐还不忘叮嘱诸葛均: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但是此去,注定走不了回头路,戎马一生。

诸葛亮是真的不愿出山?

经过前面的介绍,诸葛亮是真的不愿出山!答案很明显,诸葛亮是道家学派之人,我们今天很多人说道家是出仕学说,很多的高人都隐居山野之间,不愿做官,他们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

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是在故作高深吗 第5张

诸葛亮

诸葛亮拥有很深的道家文化底蕴,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像水镜先生那么厉害,但是闲游野鹤,终不入仕途。

刘备三顾茅庐而不得见是诸葛亮故意躲避

徐庶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之后,觉得诸葛亮不肯出山,于是亲自去找了诸葛亮:吾将公荐与玄德,玄德即日将来奉谒,望公勿推阻,即展平生之大才以辅之,幸甚!但是诸葛亮却对徐庶发了火: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说完甩衣袖离开。徐庶也感到惭愧而离开。诸葛亮说“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翻译过来就是说:我把你徐庶当好朋友,你却出卖我。所以刘备去花了两三个月才见到诸葛亮。这时的诸葛亮首先应该是没有做好出山的心理准备,其次是并不想做官。

刘备的真诚打动诸葛亮

刘备第一次去连门斗没有进,第二次去是深冬季节,冒着大风大雪;第三次还斋戒沐浴,一连追了诸葛亮几个月。古人讲究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刘备一直缠着,诸葛亮总是躲着不见也不行了,再不见可能就真的要被刘备认为是张飞说的那样“徒有虚名”,所以第三次诸葛亮把长远战略一次性告诉了刘备,但是拒绝出山。

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是在故作高深吗 第6张

刘备和诸葛亮

刘备一哭,估计诸葛亮也受不了,就答应好了。

诸葛亮出山也想施展抱负的原因

要说诸葛亮真的想司马徽那样可以淡泊名利,心如止水,这一点不太可能。刘备三顾茅庐是在207年,诸葛亮出生于181年,此时的诸葛亮才26岁,和我们现在的研究生毕业考博士的年龄差不多。而且他的哥哥诸葛均已在东吴有了事情做,他父亲是贤臣,叔父诸葛玄也是太守,其祖诸葛丰也是司隶校尉,诸葛亮对仕途一点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只是可能还在犹豫。

诸葛亮不可能不了解刘备

刘备从入驻新野到三顾茅庐,在新野刘备从建安六年到建安十二年,整整在新野待了6年,而诸葛亮所居住的南阳与新野之间距离很近,这么长的时间诸葛亮既是高人,会不知道刘备?如果诸葛亮有意辅佐刘备,那么徐庶在向诸葛亮说刘备去拜访他不要推辞不见时,诸葛亮就不应该向徐庶发火,而是感谢。

所以诸葛亮是想出山但是又还在纠结,他出山完全是被刘备的真诚所感动,当然还有隆中对中刘备的志向满足了诸葛亮的预期,刘备死缠烂打,诸葛亮不答应也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