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 崇祯当初和清朝进行过议和 最后为什么失败了

崇祯当初和清朝进行过议和 最后为什么失败了

来源:趣史斋    阅读: 2.8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对明朝灭亡前两年,崇祯帝曾与清朝议和,最后为何失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崇祯十五年(1642年),也就是明朝灭亡前两年,明朝曾经与清朝之间有一场秘密的议和。当时的明朝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不断,已经处于灭亡的边缘。为了与清朝议和,明朝的使者甚至两次前往沈阳。可是,这场议和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同年十一月,清朝发动了第五次入关的军事行动。那么,明朝与清朝之间的议和为何会失败呢?

崇祯当初和清朝进行过议和 最后为什么失败了

一、无奈之举

1640年至1642年间,明朝、清朝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即松锦之战。在这场战争中,明朝投入了最后的主力,洪承畴亲率八位总兵以及十三万军队。皇太极闻讯后,也率领八旗骑兵倾巢而出。皇太极采用围点打援的策略,最终击破了明朝的主力,并且将洪承畴生擒。此时,明朝的形势岌岌可危,于是,崇祯帝有了议和的想法。

当时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他奉崇祯帝的密诏主持议和的事宜,“手诏往返者数十,皆戒以勿泄”。1642年三月,明朝兵部职方司员外郎马绍愉携带崇祯帝的诏书出关,与清朝进行议和。但皇太极对此提出质疑,因为崇祯帝的诏书是写给陈新甲的,表示同意派出使者议和,因此皇太极认为“既与我国书,何云谕兵部尚书?”

崇祯当初和清朝进行过议和 最后为什么失败了 第2张

二、议和条件

皇太极觉得“札内藐视我国,实无讲和真心”,于是马绍愉等人只得返回北京。到了这年五月,马绍愉等人再次来到沈阳。崇祯帝仍然没有直接给皇太极写信,仍然是给陈新甲的旨意。不过崇祯帝表示,“今准该部便宜行事”,这也算是“授权书”了吧。这次皇太极没有继续找毛病,而是直接提出了议和的条件!

清朝的条件是,“每岁贵国馈黄金万两、白金百万两,我国馈人参千斤、貂皮千张”,“以宁远双树堡中间土岭为贵国界,以塔山为我国界,连山适中之地,两国于此互市”。最后,皇太极还向明朝发出了最后的“通牒”,“倘愿成和好,速遣使赍和书及誓书来,予亦赍书以往,否则再勿遣使致书也”。

崇祯当初和清朝进行过议和 最后为什么失败了 第3张

三、泄密事件

崇祯帝让陈新甲主持议和这件事原本非常隐秘,外间虽有传闻,但却没有证据。就在崇祯帝、陈新甲对清朝提出的条件还在犹豫之时,议和的消息突然走漏了!原来陈新甲做事不太谨慎,将马绍愉的议和条件放在的几案上,“家僮误以为塘报也,付之抄传”,当即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哗然。之后,陈新甲不断遭到言官的弹劾。

崇祯帝也非常生气,下旨批评陈新甲,可是陈新甲觉得自己非但无罪,反而有功,这让崇祯帝更加愤怒。到了这年七月,崇祯帝下旨将陈新甲逮捕下狱。陈新甲这才意识到不妙,赶紧给朝中重臣送礼,但为时已晚。最后崇祯帝以“戮辱我亲藩七”为名,将陈新甲处死。陈新甲被杀后,与清朝议和这件事,朝臣们再也不敢提及。

参考资料:1.《明史》;2.《东华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