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 明代漕运制度是如何变迁的?漕运制度介绍

明代漕运制度是如何变迁的?漕运制度介绍

来源:趣史斋    阅读: 2.6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众所周知大明建立之初,由于残元势力始终盘踞在广大的漠北地区,所以北境常年布置了大量的士兵用于防范,这些人要吃饭,就必须从南方运粮过来,那么明代漕运制度是如何变迁的呢?

第一、从海运到支运法

到了永乐皇帝朱棣时期,在各种因素的考量下,他决意迁都北京,为此需要对北京城内的宫殿进行大规模的翻修或扩建。

建造宫殿需要大量民工和大量的优质木材,北方多达数十万的老百姓被强征去做民工,无法耕种,由此北方产粮更低,粮食缺口更大。需要南方运送更多的粮草还有优质木材前去北方。

明代漕运制度是如何变迁的?漕运制度介绍

如此一来,光靠海运似乎已经不太够了。

由此,朱棣不得不把目光放在了已经废弃许久的京杭大运河。他于永乐九年任命工部尚书宋礼去重新疏浚了,因为黄河泛滥,涌入太多泥沙而堵塞的会通河段,让京杭大运河得以重新进行运作,和海运一起承担运粮任务。

然而,朱棣很快发现由谁来负责运输粮食又成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直到永乐十二年,朱棣才给出自己的答案,他下令让北京、山东、山西、河南等地的卫所,挑选出一部分士兵负责漕运工作,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定制的漕军制,有专门成立的部门来进行管理。

一年后,朱棣颁布支运法,要求老百姓前去指定就近粮仓纳租,而后便由军人负责支运。

具体支运路线是有明显的要求的,比如江西、湖广、浙江等地的税粮需要运送到淮安一带的仓库,而后有浙江、直隶的官军负责转运到徐州一带的仓库;再由京卫军负责将转运到德州一带的仓库;再由山东和河南的官军负责转运到通州一带的仓库。如此就基本完成了南粮北运的过程,这样的一个流程每年差不多可以进行四次,总共可以运送多达五百万石粮食,基本满足了北方的需求,从此海运被逐渐冷淡,直到最终被彻底废弃为止。

在支运法的规定下,如果有农民参与运粮,则免除当年所应该缴纳的税粮,如果选择缴纳税粮,则不用承担运粮任务。老百姓和官军共同承担南粮北运这一重大任务,任务占比大约为4:6,也就是老百姓大体承担了四成运粮任务,官军承担了六成运粮任务。

第二、从支运法到兑运法

时间来到了宣德六年,第一任漕运总兵官陈瑄发现了支运法的一大弊端,他上奏朝廷表示:“朝廷每年为了完成运粮任务,前前后后需要动员多达十二万的军人,连年劳苦。而江南地区的老百姓为了顺利将粮食运往临清、淮安、徐州等地的仓库,一个往返就需要一年时间,严重耽误了正常农作活动。此外湖广、江西、浙江以及苏州、松江、安庆等的士兵,每年都需要驾着空船到淮安运粮,也造成了不少的人力财力浪费,这样的运粮方式,对于军民双方都是比较不方便的!”

“如果让江南一带的老百姓直接将粮食运给附近的卫所,再由官军全程运送到北京,这样一来老百姓再也不用承担转运任务,不会因此而耽误农时,他们只需要根据里程付费就行了,如此一来军民双方都会感到方便。”

宣宗皇帝朱瞻基觉得陈瑄的建议很好,便下令执行,这就是漕粮兑运法。起初漕粮的支运法和兑运法并行使用。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兑运法被证实确实比支运法更加优越,由此前者便将后者给替代了。

第三、从兑运法到长运法

明代漕运制度是如何变迁的?漕运制度介绍 第2张

到了成化年间,漕粮总督滕昭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兑运法也存在着不少弊端,首先,运输手续复杂,各层管理混乱,而且还经常出现官员虐待漕卒的事件,于是乎,他通过调查和多方征求意见,审时度势地制定了长运法,并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长运法连老百姓将粮食运输到卫所的奔波都免了,漕军直接到江南有粮的省份拿粮,让老百姓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去农作,但代价就是需要他们多增加一笔过江费用。自此,几乎所有的粮食运输都有官军全程承担,明代的漕运制度也自此成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