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 和籴法怎么读 和籴法是什么意思

和籴法怎么读 和籴法是什么意思

来源:趣史斋    阅读: 1.4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和籴法(籴,dí,音同“笛”),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对粮食供应进行国家管理的一种方法。

在丰收的年份或者粮食盛产地区,政府用低价收购粮食屯藏,来避免粮食歉收的时候出现饥荒。此方法从汉武帝时开始实施,以后各朝代不同程度上都实行过,但此法经常遭到粮食生产者和商人的抵制。和籴制度是我国古代社会一项重要的财经制度,它的实行对于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起过一定作用。

历史沿革

所谓“和籴",“和'指和平、公平、。“籴"指购买粮食。和籴就是指官府出资向百姓公平购买粮食。《群书考索》中有“和籴贵有和平之意。白居易也说:“凡日和籴,则官出钱,民出谷,两和商量,然后交易也。'而和籴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有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因此在史籍中出现的“籴',并不一定都指和籴制度,刚开始它只是作为一种思想存在,逐渐萌芽,发展、扩大,成熟到上升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被统治阶级认可,然后由最高统治者皇帝批准,成为一种固定的制度,正式实行,并且有相应措施和执行这一制度的官吏。“和籴"作为一种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发展于战国初期,其作为一种制度则萌始于西汉,发展于西晋,正式确立于北魏。之后历代王朝都普遍推行过。

和籴法怎么读 和籴法是什么意思

  粮食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早在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诸侯割据,称雄争霸,但要想在诸候中取得霸主地位,必须富国强兵,而富国强兵的关键就是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即要有足够的粮食,为此,各国的政治家、思想家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昔者越王勾践困於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 ··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计然主张用“平粜"的方法,这就需要国家从中调节,在丰年时把粮食按一定的价格收购储藏起来,一遇到荒年缺粮时国家再把储存的粮食运到各地平价粜出,卖给农民,这样不仅起到平定粮价和其它物价的作用,防止商人从中获取暴利;而且维护了农艮的利益,保证了农民的再生产能力。与计然这种主张相近的是官子,他也提出应由国家来控制粮价,他说:“凡五谷者,万物之主也。谷贵则万物必贱,谷贱则万物必贵,两者为敌,则不俱平。故人君御谷物之秩相胜,而操事于其不平之间。"把这一思想发展下来并提出解决谷与万物之间矛盾具体措施的是战国初年的李悝,李悝为防止“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的出现,提出“平籴法"。具体办法是把年景分为“上熟中熟、下熟、正常、小饥、中饥、大饥七种;计算出七种年景下,一户耕田百亩的个体农民的收人,制定出在大熟、中熟、下熟三种年景下向每户农民收购粮食的数量,而后在大饥、中饥、小饥的年景下把这些粮食平价粜出。这样便收到“虽遇饥馑永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的成效

平仓与和籴法

汉武帝时的“平准'思想明显地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而且统治阶级把这种思想转化为实际措施来解决社会经济问题,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到汉宣帝时,粮食连年丰收,导致谷贱伤农现象,大司农中丞耿寿昌“以善为算能商功利得幸於上"。他看到了当时不利农民的状况,就上奏“故事,岁漕关东谷四百万斛以给京师,用卒六万人。宜籴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郡谷足供京师,可以省关东漕卒过半"。并亲创“常平仓",即“寿昌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民便之"。由此知,常平仓最早在边郡创建,而后来的和籴制度也最早实行于边郡,因此可以说和籴制度是由常平仓发展而来,唐朝杜佑说:“凡天下仓禀,和籴者为常平仓"。《旧唐书·职官二》也有“常平仓所以均贵贱也",都说明了常平仓具有和籴的职能。常平仓的设置是历代和籴思想的发展和实际运用,反映出和籴制度在汉代的萌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