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物 > 帝王将相 > 鳌拜权倾朝野最后却把一手好牌会被打的稀烂,是为什么?

鳌拜权倾朝野最后却把一手好牌会被打的稀烂,是为什么?

来源:趣史斋    阅读: 1.7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作为四位顾命大臣之一,鳌拜曾功高盖世。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鳌拜是大清三朝元老级人物,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再到后来的顺治,鳌拜都是一路“飘红”,尤其是到了顺治时期,更是风光无限,权倾朝野。

顺治皇帝认为鳌拜是一个有用之人,所以在他之后,鳌拜便作为“四大辅臣”之一,留给了康熙。虽然四位辅政大臣曾经在顺治灵前盟誓,表示会同心同德辅佐小皇帝玄烨,然而,四个人并没有精诚团结,心连心就更是不可能了。由于几个人各怀心思,所以分歧和矛盾也就在所难免。鳌拜虽然位居四大辅臣之末,但由于其资格老,往往擅自专权、飞扬跋扈。

作为一个曾经尽心尽力的忠臣,鳌拜熬到了康熙登基,本以为会风平浪静,未曾想由于时机的瞬息万变,自己的内心发生了180大转弯,由于贪吃“热豆腐”,导致身败名裂,自己犹如昔日的多尔衮,逐渐成了康熙和孝庄太后的眼中钉、肉中刺。鳌拜既然是重臣,又是三代元老,为何一手好牌会被打的稀烂呢?总结来说,鳌拜心高气傲,心浮气躁。

首先:莫欺少年穷,何况他是真命天子

古代封建王朝向来有一个惯例,那就是新主继位之后,大都会选择立储。三子康熙能在年幼时期就被顺治相中,可见小玄烨的与众不同。回溯历史我们还可以发现,历代王朝有很多少帝都会变成傀儡,要么是变成外戚的掌中玩偶,要么会变成权臣的挡箭牌,可我们的康熙少帝却不在此列。

通过后来的历史让我们知道,康熙的天分和天资聪颖,让世人有目共睹。不但康熙自己有皇帝的纯正血统,在他的背后,还有一位深谋远虑的智囊——孝庄太后。少帝虽然年幼,但孝庄却能在玄烨的背后恰如其分地拿捏分寸,尽心尽力辅佐康熙。我们也知道,孝庄虽然在幕后听政,但她却从来没有祸国殃民,始终是循规蹈矩。可以说,孝庄为大清江山殚精竭虑,辅佐少年康熙,是功不可没的。

鳌拜权倾朝野最后却把一手好牌会被打的稀烂,是为什么?

而鳌拜,作为大清权臣,在顺治之后,作为辅臣非但没有尽到职责,反而变得张扬跋扈,野心膨胀。回溯鳌拜前身我们不难发现,鳌拜始终代表的是贵族阶级,他的心胸和格局始终是狭隘的,而且在顺治时期,他的党羽已经遍布朝野。在孝庄看来,如果任由鳌拜这么发展下去,那么皇权将很难集中,权威也将荡然无存,大清江山便岌岌可危。所以孝庄的心里就萌生了一个想法。

其次:孝庄皇后初试康熙,少帝锋芒毕露

当年,努尔哈赤为了整合并平衡满族势力,创立了八旗制度。八旗之间势力均衡,互相制衡,他们之间偶有争斗,但都会听命于努尔哈赤,因为努尔哈赤是他们公认的大汗。

皇太极登基之后,八旗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贵族势力由此变得更加尖锐。鳌拜此时已经变成皇帝面前的铁杆心腹,是满清响当当的“满洲第一巴图鲁”。试想一下,如果鳌拜能死心塌地地辅佐康熙、孝敬孝庄,那么他依然是皇家倍受爱戴的功臣,皇亲国戚、满朝文武都不会对他怎样,百年之后,鳌拜不但会善终,清史上也会留下光彩的一笔。但随着政治环境的不断变化,鳌拜的私欲在不断膨胀,他的心理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公元1661年,顺治皇帝驾崩,皇三子玄烨继位,顺治皇帝为玄烨安排的四个辅政大臣索尼、舒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跪倒在顺治陵前共同盟誓效忠康熙皇帝。但年老多病的索尼怕事避祸,胆小的遏必隆依附鳌拜,舒克萨哈因为曾在多尔衮手下而不被重视,这就为鳌拜专权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鳌拜与舒克萨哈向来不和,两人在朝廷里大有一决高下的势头。等到舒克萨哈意识到皇帝想要对付鳌拜时,舒克萨哈自认为会牵连自己,于是他主动提出辞职,但由于鳌拜的诬陷,舒克萨哈惨死大牢。

对于目前的情形,孝庄认为,鳌拜不除势必后患无穷,于是他给少帝康熙提出了一个难题,那就是除掉鳌拜。

第三: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何况你只是区区一臣子

14岁时的玄烨虽然是懵懂少年,但已经身在皇位的康熙,却早已胸有大志,鸿鹄远方,注定非凡不同。对于祖母出的这道题目,康熙早已有所顾盼。与其说这是一道考题,倒不如说这是给少年康熙一次难得的练手机会。即便康熙此次搞不定鳌拜,那么孝庄也总有办法除掉这个弄臣。

其实康熙早就想除掉鳌拜这个绊脚石。在舒克萨哈死的时候,虽然是康熙下的圣旨,但那都是鳌拜一手策划和精心设计的,这明显是不把康熙放在眼里,而且有意欺负没有实权的少帝,典型的借刀杀人,这成了鳌拜被杀的导火线。

鳌拜权倾朝野最后却把一手好牌会被打的稀烂,是为什么? 第2张

由于圈地事件,鳌拜已经树敌无数,不久又出现了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三人弹劾鳌拜这件事,鳌拜气不过,又逼迫康熙下旨处死三人,但康熙自知三人无辜,又迫于鳌拜的淫威,于是将三人鞭笞一百,罚没家产。可鳌拜却不依不饶,公然矫诏,下令将三人处以极刑。

随着敌对势力的逐渐削弱,鳌拜此时已经走上权力的巅峰,无人再敢与之匹敌。然而这一切康熙看在眼里,恨在心里,虽然嘴上不说,心里早已有所防备。现在既然有祖母在背后撑腰,康熙便挺直了腰杆。

鳌拜仗着自己的实权,把持朝政,但他却恰恰忽略了康熙背后还有一位著名的女政治家,所谓不作不死,孝庄也已经忍耐到了极限,不得不出手了。

对于祖母的“考题”,玄烨自有自己的一套答卷,这在今天看来,就出现了“少年康熙擒鳌拜”这则故事。

康熙皇帝找了一群喜欢练武的亲贵子弟在皇宫里和他们练武,因为这些练武的人都是从戏班子里出来唱戏的,所以鳌拜也不曾把他们放在心上。所以在鳌拜被设计进入皇宫之时,他在自己的内心里从未对康熙皇帝这个十几岁的小孩儿有所忌惮。公元1669年,鳌拜被这群武生摁倒在地,而这里面不乏有几个高大威猛的库布,鳌拜最终束手就擒。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鳌拜一开始忠心耿耿,到后来随着权欲的膨胀,开始变得疯狂而目无皇权,更是在朝廷上下树敌无数,这等弄臣,即便位高权重、功绩赫赫,也难逃厄运。

帝王将相
后宫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