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物 > 帝王将相 > 巩志是谁?曹操赤壁之战惨败他是什么结局?

巩志是谁?曹操赤壁之战惨败他是什么结局?

来源:趣史斋    阅读: 1.6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巩志的故事。

巩志,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虚构的一个人物,出场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其真实身份是文官,是在东汉末年荆南武陵太守金旋手下担任从事。巩志的故事在《三国演义》是这样描述:曹操赤壁战败后,刘备派张飞攻打武陵时,巩志劝金旋降刘不成,还差点被杀。当巩志一箭射杀出城对抗张飞失败而回城时金旋后,立马与百姓一起献城归顺刘备,并被刘备任命为武陵太守。

巩志,金旋的从事。在《辞海》中,“从事”作为职官名时,是指从吏史,亦称从事掾,汉刺史的佐吏,为刺史属吏,主管一郡(国)的文书。

东汉末年,刺史权重,从事名目更多,文有文学从事、劝学从事等,武有武猛从事、都督从事等,均由刺史自行辟任。在东汉末年,不管什么从事,只要是从事,都是秩三百石,即月俸四十斛的小官。从事,官虽小,权却大,是太守身边亲近之人,可参与并左右太守决策。因此,刘备派张飞攻取武陵时,双方还未交战前,从事巩志才会劝谏太守金旋纳降。当劝谏不成时,双方交战后且金旋战败而归,巩志才会射杀。

巩志是谁?曹操赤壁之战惨败他是什么结局?

在《三国演义》中,巩志虽只有两句台词,并且这两句话都是当面对太守金旋所说,第一句,金旋未出战张飞前所说:“刘玄德乃大汉皇叔,仁义布于天下;加之张翼德骁勇非常。不可迎敌,不如纳降为上。”;第二句,金旋不敌张飞回城时所说:“汝不顺天时,自取败亡,吾与百姓自降刘矣。”

巩志两句话,面对同一人,在不同的时机,不同的场合,说话的方式也就不同。

首先,位置不同。

说第一句话时,巩志站在衙门的大堂之中,而金旋坐在衙门的太守之椅。此时,巩志的身份是从事,是吏,是太守的佐吏;而金旋的身份是太守,是官,是一郡的长官。说第二句话时,巩志站在武陵郡治所义陵县城边上,而金旋坐在义陵县城门下的战马上。此刻,巩志的身份是守城之将,身系一城之安危;而金旋的身份是败军之将,心系一已之利益。

接着,场景不同。

未交战前,胜负未分,实力不清,金旋不仅是官还信心十足,占据主导作用;而巩志不但是吏且心存疑虑,居于跟从作用。交战后,胜负已分,实力已分,金旋不光是败军之首还垂头丧气,沦为次要;而巩志虽是守城之将却自信满满,升为主要。

巩志是谁?曹操赤壁之战惨败他是什么结局? 第2张

然后,方式不同。

巩志说第一句话,采用“谏曰”,是劝谏;而金旋则是“怒曰”相对,是反驳。巩志说第二句话,只有一个字“曰”,是批评;而金旋连辩白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巩志一箭射死。

最后,结果不同。

金旋,武陵郡大守,不识时务,不自量力,举一郡之力对抗一方诸侯,最后兵败而归,身首异处,退出历史的舞台

巩志,武陵郡从事,识时务者,顺应潮流,不做拿鸡蛋碰石头的蠢事,最终功成名就,荣升高位,实现人生的逆袭。在东汉时期,从吏变成官,很难,难于上青天。但巩志却在乱世纷繁的东汉末年,瞬间就实现从事到太守的华丽大转变,很易,易于如反掌。这一切改变,全仗于巩志能认清时代潮流的,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站在历史的潮流之上。

巩志,在刘备攻取荆南武陵郡时,从郡佐吏变成郡主官过程中,虽过程曲折,但结果圆满。巩志的人生巨变,体现出人生的大智慧,看似不争不抢,实际上是认清现实,看透本质:和趋势争斗逆势而为,不可行。惟有螺旋前进才是规律。

巩志是谁?曹操赤壁之战惨败他是什么结局? 第3张

笔者按:识时务,指能认清形势﹐了解时代潮流。后或用作通权达变之意。巩志,本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东汉末年这个纷繁乱世中,不但能看透天下大势所趋,而且能在合适的时机中坚定做出正确的选择,先劝主归降不成,后杀主献降,从而实现从吏到官,从从事到太守的华丽大转变。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