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真相 > 古代通缉令那么抽象,真的能抓到犯人吗?

古代通缉令那么抽象,真的能抓到犯人吗?

来源:趣史斋    阅读: 1.4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古代要抓犯人时往往会贴一张通缉令,这张通缉令上的画像是根据熟悉他的人口述,从而描绘的。没见过那个人,怎么画都不相似,因此画得很抽象,相貌也不准确,如果换件衣服、换个发型就能蒙混过关了,为什么这样能抓到逃犯呢,看到这句话,根本逃不掉。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画像虽说画得不像,但他会把那个人的特征给画出来,比如:招风耳,尖嘴腮猴,大家按照特质一一查看,如果符合就直接抓回去慢慢审。画像的下面有一些个人信息,大家互相之间都认识,圈子非常小,因此把姓名住址写出来了之后大概都知道是谁了。

古时候也有他们生存的一套规则,那时虽然没有身份证,但也有一个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那就是路引,老百姓一般是不出远门的,如果要出远门就需要去找当地的官员开一个通关凭证,也就是路引。城门都有官兵把守,因此没有路引的话不能过去,也不能住店。晚上百姓睡得很早,而且是不会出来的,这时候如果有人在街头走动,是很容易被发现得到。

大户人家通常都会把家里布置的很好,亭台楼阁,风景秀美,因为古代的交通并不发达,家是待得最久的地方,所以会布置的很好,风景之类的应有尽有。这也代表了大家的活动范围就那么几个,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里的人都互相认识,如果有陌生人进入很容易就被认出来。

那么大家可能会想就算被认出了他们也不会告诉官府啊,大家都不想惹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可没那么简单,如果知情不报的话后果也是很严重的,还很有可能连累家里人。

古代通缉令那么抽象,真的能抓到犯人吗?

当时有一个保甲连坐制度,古代个体以“户”为单位,“十户”为一“甲”设有甲长,“十甲”为一保,设有保长。如果要调查人数只需要由保长统计一下就可以了,如果关系好有包庇行为的话,就一起罚,古代的包庇罪惩罚很重,保长可能要陪着他一起死。如果是老百姓知情不报的话,那死的可就不是他一个人了,很可能会连累家人,甚至是邻居。

如果看到了这句话,犯人根本就逃不掉了,这句话就是:如提供线索者,赏银百两,甚至是千两,那些钱足够平民百姓们一年或者两年不愁吃喝,所以大家碰到这些事的时候都会非常积极,如果有一点相似就会报官,能很快的把犯人抓住。可是这样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屈打成招,如果没有碰上好官的话极有可能为了破案草草了事,冤枉很多好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