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上的今天 > 朱元璋为何放任胡惟庸大权独揽7年?

朱元璋为何放任胡惟庸大权独揽7年?

来源:趣史斋    阅读: 1.0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朱元璋为何放任胡惟庸大权独揽7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前后封了34个人为王,并指派了宰相。洪武三年(1370年),又封了9个人为王。这样,与太祖朱元璋同辈的兄弟子侄,被封王的已达23人。洪武十年(1377年),又封了3个亲王。此后两年间,连朱元璋的女婿也被封为王。经过这一系列分封,王位之多,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朱明皇权的巩固,朱元璋无奈之下,只好以“郡王世袭”的办法,把大多数亲王分封到各地去,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过,尽管这样分封,各地仍然到处是诸王的势力和影响。分封诸侯王,这是与中央集权制的根本对立,是封建制度下家天下的必然结果。在朱元璋分封诸侯王的同时,又给各王国设相。明初的宰相,名目很多,在胡惟庸当宰相以前,有平章政事、左、右丞相等共五名。朱元璋对于宰相,也和韩林儿、小明王一样,心中早就有了杀机,只是胡惟庸当宰相时间较长,涉及面广,杀他的借口也就特别多。在胡惟庸当宰相以前,朱元璋对宰相还能容忍。但对李善长则不能容忍,因为李善长有恩于朱元璋,且其为人“外宽和、内多忮刻”,对朱元璋不一定忠心耿耿;对汪广洋也不能容忍,“数其罪,流之广东,溺死海中”;对杨宪也不能容忍,“寻亦坐事诛”。胡惟庸当宰相以后,更是专断浮躁,为所欲为。洪武十二年(1379年),占城国(今越南归仁以北)派使臣来告,说本国与占城国已定亲善之约。但占城国却不守盟约,请朝廷派兵进剿。胡惟庸当即奏报朝廷,朱元璋就派指挥使潘美率兵去讨伐。胡惟庸当时此举,是为了试探他对皇帝瞒得过去,还是瞒不过去。不久,占城国便又来告急,说兵至占城国后,该国“开门乞降”。朱元璋得到报告后大怒,认为胡惟庸多事,加重了占城国的罪过,便下令将胡惟庸的奏本驳回为“具以闻奏”。胡惟庸心中暗暗吃惊,赶紧前来谢罪。但朱元璋却不依不饶,只是命令胡惟庸以后不得轻易奏报这种小事,应该让皇帝自己处理。胡惟庸退下以后,心中仍然很不踏实,因为奏本被驳回事情如果不实,本应治罪;如果事情属实,又说明皇帝对自己不放心,在猜忌自己。于是,他与御史中丞商酌以后,决定上书请皇帝委派大臣与占城国使臣面证是非曲直。朱元璋当即批复“不宜轻信”,怕的是胡惟庸与占城使臣当面证词有出入,那就要追究胡惟庸擅权之罪。胡惟庸当时之所为,确实是出于擅权的目的。他在经过这次试探以后,发现朱元璋对自己并不放心,便加快了谋反的速度。他让其弟惟恭之子攘羊酸枣贩私盐,“坐谪戍保安(今河北)”为了蝇利,“自是生灵多受其累”。他又“结党营私”,“贪赃不法”,甚至“通洋货奸”。对于他的所作所为,朱元璋原来虽然也有所风闻,但一直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要处置他。直到洪武十三年(1380年),占城国又派使臣来告占城王“请为藩属”,因为该国国王“病故”,不能前来朝贡。胡惟庸当即奏报朝廷,又派员前往占城国与新立的占城王订盟约。朱元璋当时仍未治胡惟庸的罪,但已经对胡惟庸不满了。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生毒疮,太医前往治疗。胡惟庸平时与太医有交往,“厚贿诸医”,

朱元璋为何放任胡惟庸大权独揽7年?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