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上的今天 > 魏延被斩杀,杨仪脚踩魏延头颅说了七个字,刘备听了死不瞑目

魏延被斩杀,杨仪脚踩魏延头颅说了七个字,刘备听了死不瞑目

来源:趣史斋    阅读: 2.0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刘备的托孤重臣杨仪,曾说:“我虽然是个小小的书吏,但我有斩杀魏延的大志。”魏延的确该杀,但杨仪的为人也可见一斑。诸葛亮对杨仪一直不重用,其中缘由,大抵可以从一件事中看出端倪。

魏延被斩杀,杨仪脚踩魏延头颅说了七个字,刘备听了死不瞑目

公元230年,曹魏大举兴兵,分三路向蜀汉进逼。大将军曹真子午谷包围南安、金城,并攻打阳平关;司马懿从荆州向武都进发;征西大将军曹真从陇右出发。三路大军气势汹汹,目标蜀汉都城成都。

当时诸葛亮驻守汉中,手下的将领大部是后勤人员,兵力严重不足。一时间,朝野震动,大为恐慌。

杨仪建议:“现在我们不如闭上嘴,收敛起我们的表情,不要让曹魏知道我们的实力。”

于是,蜀汉关闭了城门,白天把千数个木门全部打开,让老百姓们在里面来来往往,不把真实情况显露出来。等到夜间,才让精锐的士兵都手持武器、装备,谨慎防守。

曹魏果然上当受骗,以为汉中兵力弱小,于是次年正月就撤退了。诸葛亮观察了敌军撤退的情况后,命令王平率万名士兵,几经周折来到曹魏大将曹真、司马懿退兵的必经之地——木门,并设下伏兵。

不久,魏军出现于木门地区,在伏兵的箭雨中丧魂落魄。早已准备妥当的蜀军突然杀出,大败魏军,并获得战利品无数。此战虽然不是杨仪亲自指挥,但他的应变还是相当不错的。

杨仪最大的问题就是搞不清自己的位置,在领导(诸葛亮)面前总是表现得过于积极。

诸葛亮北伐时,杨仪负责整理文件、安排行程等事宜。杨仪干起这些工作来非常出色,从无差错。只要是被诸葛亮安排了的事情,杨仪都能很快处理完毕,并且从不让诸葛亮操心。所以杨仪经常对诸葛亮说:“您只需要坐着读读书就可以了,其它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办吧。”

诸葛亮对杨仪的办事能力还是非常欣赏的。但是,“诸葛丞相去世后,我在蜀国成了宰相。此为人情冷暖之理也。”杨仪这话说得非常实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仪自认为诸葛亮一死,再也没人能压制住自己了,所以杨仪才“自称道:'当初丞相去世时,若我举兵投魏,今日哪能受人如此侮辱!'”

魏延与杨仪有矛盾,“仪既领军还,又举报延谋反,延遂反”。杨仪“令军士往便有埋伏之处追之”,结果“只望尘头落处,饥渴之兵,便拥进谷口来”,而“魏延拈弓搭箭,只射魏兵”。从这里可以看出:魏延无谋反之心,“延只道军来投招收捕,故引兵出”,而杨仪却有故意引诱其入伏的嫌疑。

“后主大怒,旋收回了魏延的兵权。”不久之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从这里可以看出:魏延谋反是受杨仪所激。如果杨仪不举报魏延谋反的话,“后主大怒”又从何而来?如果魏延不先占据南谷口的话,“遣兵逆击”又从何而来?

最后,“众尽星散”,众人都各自散去了。但杨仪还不罢休,“遂率厉其众曰:‘丞相新亡’”云云,“祎按剑叱仪使还西北本营”。费祎为什么按剑叱责杨仪?杨仪领军返回时,“军人皆呼万岁”,这还没完,“祎谓仪曰:‘公若住军于此,吾当奉还蒋琬的符节。’仪听之”,这才算真正的罢休。

杨仪回到汉中后,“因挟山荒炎不服之威”,令自己“废于家”,最后“仰天叹曰:‘当初要是我的话,我哪能受这样的侮辱?’”遂自杀。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