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百科 > 古文名著 > 红楼梦中的卜世仁夫妻是什么形象?狼心狗肺“不是人”

红楼梦中的卜世仁夫妻是什么形象?狼心狗肺“不是人”

来源:趣史斋    阅读: 2.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大家好,说起卜世仁夫妻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红楼梦》中人情冷暖,既有刘姥姥知恩图报,也有贾雨村忘恩负义。他们还只是贾府局外人。真正令人齿冷的是一家子骨肉的利益纷争。其中最寒心的是卜世仁夫妻,狼心狗肺“不是人”!

话说贾元春省亲,贾府修盖大观园。除了耗费庞大的财力,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贾府中有能力的人,早都参与到前期的修建分一杯羹。那些没能力的人,则只能干看着眼馋。

贾芸出身贾府五房,乃荣国公嫡派玄孙,却因父亲早逝和母亲守着一些薄产,家业早都败了。

贾府修建大观园时,贾芸还不到十八岁,不像贾蔷有贾珍、贾蓉做靠山可以参与分利。贾芸没资格获得工作,只能等到元春省亲结束,他也十八岁了,才主动去求堂叔贾琏要谋一份工作。

贾芸主动求职,代表他有上进之心。毕竟贾府不工作的大有人在。甚至靠父母啃老的也不少。

红楼梦中的卜世仁夫妻是什么形象?狼心狗肺“不是人”

贾芸毕竟是荣国府直系,贾琏这堂叔还是想照顾他的。奈何贾琏办事不上心,工作机会狼多肉少。好容易出了一份小和尚、小道士的工作,还被宁国府三房贾芹之母周氏求王熙凤要给了贾芹。

贾芸到手的工作没了,才知道二叔叔“竟不能”,转而想求王熙凤。可他深知一家人也分亲疏。他们母子平时并不巴结讨好凤姐,临时抱佛脚想要求工作谈何容易。

也是贾芸日常细心,发现王熙凤每到端午节就要求购大量的冰片、麝香等名贵药材。如今贵妃省亲,一定需要更多。而贾芸舅舅卜世仁就开着生药铺子,他要想送礼,只能去求舅舅。

然而,贾芸满怀希望而来,却注定失望而去。他舅舅卜世仁害怕被外甥连累,直接拒绝不肯帮忙。反而与妻子一唱一和哭起了穷,小人嘴脸令人不齿。

(第二十四回)卜世仁冷笑道:“再休提赊欠一事。前儿也是我们铺子里一个伙计,替他的亲戚赊了几两银子的货,至今总未还上。因此我们大家赔上,立了合同,再不许替亲友赊欠。谁要赊欠,就要罚他二十两银子的东道。况且如今这个货也短,你就拿现银子到我们这不三不四的铺子里来买,也还没有这些,只好倒扁儿去。”

贾芸和舅舅卜世仁这件事,也要分两个方面去看。

一,贾芸向舅舅赊欠,言明八月再给。一晃半年时间确实有些长。

卜世仁不是贾府这等大富大贵,也就是个小生意人。他与别人合伙开铺子,说明财力不够。一家子要养活,自然有难处。亲兄弟明算账,何况甥舅。

二,卜世仁的铺子是股份制,不是他自己说了算。铺子里有明文规定各自股东“概不赊欠”,一定是有的。

如果卜世仁带头违规赊欠给外甥,还不上他要受连累,也是实情。

所以,站在卜世仁的现实难处看待他拒绝赊欠给外甥,合情合理。

红楼梦中的卜世仁夫妻是什么形象?狼心狗肺“不是人” 第2张

问题是这件事不能这样看。亲外甥从来不张口,如今有了难处想到舅舅,哪里是要舅舅担保赊欠,不过就是想舅舅解囊相助罢了。

卜世仁拿钱给外甥买了冰片、麝香,就谈不上破坏规矩之事。贾芸日后还钱,就是舅舅的人情。

奈何卜世仁根本不想帮助贾芸,才是令人寒心!这还不算,随后他与妻子的表现,直令人恶心不适。

(第二十四回)贾芸听他韶刀的不堪,便起身告辞。卜世仁道:“怎么急的这样,吃了饭再去罢。”一句未完,只见他娘子说道:“你又糊涂了。说着没有米,这里买了半斤面来下给你吃,这会子还装胖呢。留下外甥挨饿不成?”卜世仁说:“再买半斤来添上就是了。”他娘子便叫女孩儿:“银姐,往对门王奶奶家去问,有钱借二三十个,明儿就送过来。”夫妻两个说话,那贾芸早说了几个“不用费事”,去的无影无踪了。

卜世仁家一定是有难处的,小家庭生存不容易。可要说艰难到每次都只能买半斤米半斤面的地步,则全不能够。

所谓半斤“面”,就是指面条。一家子几口人买半斤面,还说只给卜世仁吃,要留贾芸吃饭还要再借二三十个钱,恶心谁呢?

这哪里是不留外甥吃饭,明明是再不想外甥上门,恩断义绝的意思。

卜世仁,你可真不是人。

卜世仁这段插曲就这么过去了么?只是写了一段“狠舅”对外甥袖手旁观的戏码?当然并不是。

红楼梦中的卜世仁夫妻是什么形象?狼心狗肺“不是人” 第3张

很多人都好奇巧姐在贾府抄家后的遭遇。说得最多是卖到妓院被刘姥姥仗义救出。

其实这件事根本就不对,也没那么惊心动魄,刘姥姥也没那么大能力。

巧姐在抄家时不过七八岁,不存在卖给青楼的价值。她在抄家后能投靠的只有舅舅王仁。

然而,面对落难而来的外甥女,王仁这舅舅,并没有像贾赦贾政那样真心接纳林黛玉。反而像卜世仁对贾芸一样,担心罪臣之女连累了他,坚决拒之门外,袖手旁观。这就是“狠舅”的由来。

走投无路的巧姐,巧遇赶来的刘姥姥,一如堂兄贾芸出门巧遇醉金刚倪二,侥幸得了“侠义”帮扶才解了难关。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